你的活法最能體現在你的臉上,尤其是女人!

東方

臉就是人們認識的第一個視窗,沒有人可以一見面就通過你淩亂的外表直達你體面的內心,臉作為人的第一張名牌,首先需要的是經常打理。女性臉的乾淨整潔,清眉淡唇,就能給人一種舒服的樣子。男性的簡單清理,刮刮鬍子,就能看起來不疲憊和不蒼老。當然,臉好看,絕不是只有表面工程。相由心生,心由事成,把自己的生活處理好,把日子過舒坦了,過有趣了,人才能真正的好看。要知道,愉快和健康才是最好的美容劑。

長相,可分為生理長相和精神長相。生理長相,多是指外表的五官、身材。精神長相,則是從心裡散發出來的氣度與品相。長相的基本條件,是爹媽給的。但以後的長相,便是自己修煉的。年紀小的時候,那份世事的造化還不甚明朗。但漸漸地,你看過什麼,經歷過什麼,你思考過什麼這些全都寫在你的臉上,那才是你真正的長相。

曾國藩是一位識人大家,每一次遇到陌生人,他都會暗自打量一番,再開口,而且看得很准。據說有一次李鴻章帶了三個人去拜見曾國藩,請他給分派職務。但曾國藩卻不先出來,只在一旁觀察。之後,李鴻章問他意見,他說:“左邊第一人,是個老實人,態度溫和,但眼光低垂,比較拘謹,適合做文書類工作。中間那人,眼神躲閃,看著恭敬,實則不端,不可重用。倒是第三個人,目光凜然,氣度非凡,有大將風范,前途不可限量。

這第三個人,便是後來清朝一代名臣劉銘傳。他後來立下赫赫戰功,成為臺灣首任巡撫。

可見,一個人的長相有多麼重要,它便是你行走於世的名片。小到認識朋友,大到工作升遷,你是什麼樣,長相便能為你說話。 長相的決定因素,是你的內心世界。

也許有人會說,長相要好終究還是要基因好,長得不好看怎麼努力也沒用。可是,這其實取決於你對美的定義是什麼。滿滿的膠原蛋白,瓜子臉等等,確實也是好看的。可是,人的長相不僅在於五官的搭配,更在於內心的豐華。不然有些人,只能說是“美則美矣,毫無靈魂”。

奧黛麗•赫本是世人公認的美女,也是優雅的代名詞。但其實她長得也不是非常完美,甚至有瑕疵。比如長年練芭蕾,腿略粗;長身體時又遇到戰爭,吃不飽,特別瘦。臉形也比較方,鼻孔略大等等。即便如此,沒有人懷疑她不美。這是為什麼?直到有一天,看到她老年時的一張照片。照片裡,她抱著一名非洲的孩子。雖然人已不再年輕,也很清瘦,但臉上滿是關切與憂思。她長相裡的優雅,並不隨歲月有增減半分。我想,這才是奧黛麗•赫本之所以美麗一生的原因吧。

她的內心裝著對這個世界的愛與赤誠,並不以自己的美為美,相反地,她更希望人人都能活在一個愛與美好的世界裡,所以她關愛身邊的人,關愛素不相識的兒童,並為此踐行一生。

長得好看的人,活得不一定好看。但是活得好看的人,一定讓你覺得長得越來越好看。有人說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,現在倒覺得這個社會就應該看臉,臉經常能反映人的生活,折射人的氣質,彰顯人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情趣。

畢竟,一個人的臉就是他生活的樣子。相由心生,請記住: 你的活法都寫在臉上,尤其是女人!

多老叫老?「無齡」都不叫做老

林靜芸 2018年05月23日 (世界日報)

●1980年代,我在台北馬偕醫院擔任整形外科主治醫師。同事全是男醫師,專長治病救命,對於整形存有偏見。有天我替一位60歲的女士臉部整容,中午吃飯時,一夥男醫師討論:「60歲的女人整漂亮要給誰看呢?!那麼老了,誰會管她長什麼樣子呢!」有位學長更質問我:「病人無知,你是醫師也該告訴她,你是沒刀好開了嗎?竟然無聊到替60歲女人整容?」

★整形患者年紀 不降反升

師長的警告言猶在耳,這幾年我的病人歲數不但沒有降低,反而升高。上星期一位95歲的女士,單側眼瞼下垂,找我做整形。一對姊弟,姊姊86歲、弟弟84歲相約來拉臉。95歲的女士,術後三天眼皮睜開,塗粉抹口紅穿戴整齊,神采奕奕坐在診察室。拉臉的姊弟恢復良好,姊姊是舞蹈老師,弟弟是工程師,快樂地嚷著要終身上班。

很多疾病例如白內障、心肌梗塞、中風和癌症等等,年齡是最大的風險。以往認為年齡也是外科手術的風險,當年的同事也因而指責我替年長者整容。問題是多老叫做老?

現今醫療評估存活的風險會考慮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重大疾病、心肺等內臟功能,「年齡」要到80歲才會列入考慮。超過80歲的長者可以測握力,走路速度、聽力、視力、認知,評估是否衰老。沒有衰老的長者,風險不會增加。如果說人生像場球賽,年齡不過是球衣的背號!

現在的老人退休制度,源於1880年代,德國工人被美國的高薪吸引大量外移。俾斯麥宰相設立福利國制度,保障工人在50歲退休後的生活(當時平均壽命48歲)。1936年美國開始社會福利,設定65歲退休(當時平均壽命62歲),為了使老人免於貧窮及乞討給予津貼。根據資料當時只有5%的人口能活到65歲,而且65歲的人平均只能再活五年。讀過以上的歷史就不難了解,英語「老人年齡」(old age)在維基百科的定義,是能夠存活到靠近或超過平均壽命。

根據2014年尼爾森公司針對12至65歲全球消費者線上調查,多老叫做老。台灣人44%認為60至69歲叫做老(全球33%),台灣人22%認為70至79歲叫做老(全球28%),而只有8%台灣人認為大於80歲才叫老(全球22%)。

★社會需要正確「老」的觀念

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來到80歲左右,對照尼爾森的統計看來,台灣人太早感覺老。對老人的負面形象,影響老人延長退休或尋找工作。也難怪台灣的調查有43%的上班族計畫在60歲前退休。

台灣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。日本的下流老人、孤獨死等等現象逐漸浮現,我們迫切需要正確「老」的觀念。

面對人生的延長賽,不管政府有什麼因應措施,個人生活應採「無齡」的概念。無齡不是假裝年輕,而是相信自己、訓練自己,保有對生活的熱忱,發揮自己的能力、經驗,實踐並奉獻,爭取社會尊嚴。無齡的人,多老都不叫做老! (作者為台北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)

老人長壽11個飲食秘訣

☯ 導讀:健康的飲食對老人的長壽是有幫助的,那麼老人要如何飲食才是健康的呢?老人飲食要注意什麼呢?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。

數量少一點
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/3,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/5,因而稍一吃多,就會肚子脹、不消化。所以,老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%左右,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。

品質好一點
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機體正常代謝,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。一般老人,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,應以魚類、禽類、蛋類、牛奶、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。

蔬菜多一點
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,老人每天都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。

菜要淡一點
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,常常是食而無味,總喜歡吃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欲,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。鹽吃多了會加重腎負擔,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,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幾率。因此,老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左右,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他鹹食。

品種雜一點
要葷素兼顧,粗細搭配,品種越雜越好。每天主副食品(不包括調味料)不應少於10樣。

飯菜香一點
這裡說的“香”,不是指多用鹽、味精等調味料,而是適當往菜裡多加些蔥、薑等調料。人的五官是相通的,可以用嗅覺來彌補味覺上的缺失。聞著香噴噴的飯菜,老人一定能胃口大開。

食物熱一點
生冷食物多性寒,吃多了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,甚至造成損傷。因此,老年人要儘量避免生冷食物,尤其在嚴冬更要注意。

飯要稀一點
把飯做成粥,不但軟硬適口、容易消化,而且多具有健脾養胃、生津潤燥的效果,對益壽延年有益。但老人不能因此而頓頓喝粥。畢竟粥以水為主,“乾貨”極少。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,同體積的粥在營養上和饅頭、米飯相差很多,長此以往,可能會營養不良。

吃得慢一點
細嚼慢嚥易產生飽脹感,防止吃得過多,可使食物消化更好。

早餐好一點
早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%―40%,品質及營養價值要高一些、精一些,但不宜吃油膩、煎炸、幹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。

晚餐早一點
晚餐吃得太晚,不僅影響睡眠、囤積熱量,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。人體排鈣高峰期是在進餐後的4―5小時,如果晚餐吃得過晚或經常宵夜,那排鈣高峰到來時,老人可能已經上床睡覺了。老人的晚餐最佳時間應在下午六七點,而且不吃或少吃宵夜。

※內容僅供參考,如需要解決具體問題,建議粉絲們~來上經絡拳課程或諮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。

(經絡拳學校)

人生迈稳这13步,助你延年益寿

长寿,需要一生持续不懈的努力。在每个年龄阶段,努力的方向也各有侧重。近日,美国“新闻和世界报道”网总结了人们在不同年龄段应迈好的健康13步,帮你走向健康长寿之路。

20—30岁

1.常提醒自己不可放纵。年轻时养成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年老后的身体健康状况。良好的饮食和锻炼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。

2.积极应对生活压力。面对压力时,不能靠暴饮暴食来缓解,最好通过有氧锻炼(如跑步和骑车)和瑜伽、冥想等方式减压。

3.培养对“变老”的积极观念。要对变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。研究证据显示:对老龄化持有消极观念的人更容易受到心脏病和中风的侵袭。

4.保护听力。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(相当于电吹风的音量),会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伤。

5.保持正常体重。通过合理饮食和积极锻炼将体质指数控制在22左右。

40—50岁

6.警惕体重悄然增长。步入中年,人体的能量需求减少,新陈代谢开始变慢,所以体重很难下降。在饮食方面,要限制对含糖和脂肪的加工食品的摄入,研究显示这类食物很容易让人上瘾。

7.每周进行2—3次力量训练。从中年开始,肌肉的重量会逐渐减轻,力量训练有助于避免这一现象发生。

8.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。这两种营养元素都能促进骨骼健康。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每日应当补充1000毫克的钙质,女性应补充1200毫克,维生素D的每日补充量男女均为600国际单位。

60岁以上

9.每年一次眼科检查。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要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,与老龄化相关的眼病发展缓慢,很容易被忽视。

10.防止跌倒。它是65岁以上老年人因为受伤而死亡的首要原因。老年人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预防措施,多进行平衡功能的练习,如打太极拳;对房间做一些实用的改造,如在淋浴间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安装扶手。

11.坚持进行体育锻炼。如果感到每周2.5小时的体育锻炼量让自己有些吃不消,可以将它分割为10分钟一段的短时间练习,每天3次,每周5天锻炼即可。

12.积极防癌抗病。老年人应积极进行癌症筛查,如结肠镜检查;气候寒冷时进行免疫接种,如注射流感和肺炎疫苗。

13.学会辨认头号杀手(如中风)的发病迹象。出现可疑症状后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中风的常见症状包括面部和四肢麻木,突然看东西和说话存在困难,头晕目眩,或有剧烈的头痛感。

(特约记者 臧恒佳)(2018-05-24 来源:人民网)

血型決定飲食

你是何種血型 適合的食物也不同

人類有4種血型,血型不只決定人的性格,也對體質和飲食偏好有影響。美國醫師達達莫(Dr. Peter J. D'Adamo)依據人類演進史和臨床經驗,整理各血型和食物的關聯性,並根據不同血型提供適合的飲食建議。

達達莫指出,不同血型的人攝取同樣的食物,並不會獲得同等的益處,而且每種血型都有各自容易罹患的疾病,因此透過攝取和自己血型相符的食物,搭配適合的運動,更能避免疾病威脅。

A型血:
A型血者消化器官較弱,不適合富含肉類和乳製品的飲食,會造成鼻竇和呼吸道黏膜過度分泌,建議多吃素食,用植物油來促進消化,並補充大豆和豆製品增強免疫。

B型血:
B型血者擁有強大免疫系統,較能對抗諸多癌症和心血管疾病,能食用的食物類型較廣泛,基本上什麼都能吃。但仍要注意別食用阻礙新陳代謝和減緩消化的食品,像是雞肉、花生、芝麻、小麥等等。

O型血:
O型血者消化器官較強,對肉容易消化,理想飲食為豐富動物性蛋白質和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,像是蛋、魚肉、瘦肉、綠色蔬菜和動物肝臟等。

AB型血:
AB型血結合了A型和B型的特性,對A型和B型不利的食物AB型也不例外,肉類對AB型來說不易消化,可攝取少量肉類蛋白質,最適合的蛋白質是魚貝類蛋白質和雞蛋。另外可多吃豆腐、海產和綠色蔬菜促進新陳代謝。

(元氣網)